崩溃!我国房地产库存超30亿平方米,库存最大的城市竟是…

崩溃!我国房地产库存超30亿平方米,库存最大的城市竟是…

房价猛涨的这些年,普通人忙着买房之际,各地也忙着减少库存。

全国房子库存情况

先看看15年的库存数据

15年时,有研究报告显示,咱们当时的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高达73.6亿平方米,待售面积为7.2亿平方米。

将这两部分相加,就成了当时的商品房潜在库存,总计是80.8亿平方米。

其中住宅的施工面积占比最大,总计51.2亿平方米,占当时库存总量的70%。

时隔多年,再看看现在统计出来的库

前段时间,网络上流传一份克而瑞披露的一组数据,据该数据显示:

当下,咱们全国房子的狭义库存总量是5.98亿平方米,而广义库存竟然高达38.47亿平方米。

狭义和广义之间有啥区别?

说白了,狭义库存就是只统计了现房的库存,也就是如今已经建好、但是还没有卖出的房子。

而广义库存,既包含了狭义库存,还包括正在建设尚未卖出的、和已经拿了地但是还没有开始建的房子。

综合上述,咱们可以看出:

从15年到今年,咱们的房子库存由原来的80.8亿平方米,降到如今的30.47亿平方米,7年时间消耗了50亿平米。

如果按通用的人均40平米来算,这七年时间不算去世人口,单从出生人口数据来统计和折算:

从15年至去年,全国出生人口总共约1.1亿人,按人均使用40方面积来折算,1.1亿人的使用面积是44亿平方米,与这些年消耗的50亿相差了近6亿平方米。而这6亿平方米折算到个人,可以覆盖1500万人口的住宅面积。

也就是说,这些年的库存消耗,如果仅仅简单按出生人口数量来平摊,不仅仅完全够新生人口居住,而且房子的销售量还比出生总量多消耗了6亿多个平方。

关键一点,这还没有算上死亡人口数量。

如果再算上近7年总死亡人数6600万人的人均面积,这些年的库存消耗,相当于比实际需求超出了8亿多平方米。

也就是说,当下除了个别城市外,几乎没有缺房子的城市。遍地都是房子,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。

而且,如果按照人均面积来算,过去消耗的库存,也够大家的居住需求了。

去库存搞了多年,如今库存排名情况

最近,克而瑞最新披露了7月份全国住房库存排名。

其中,排名第一的是青岛,狭义库存达青岛2441万平方米(连续11个月位列全国库存第一)

排名第二的是武汉,狭义库存达2125万平方米,

排名第三的是沈阳,狭义库存2117万平方米。

如果单以人均40平米来计算,青岛、武汉、沈阳三城现在的库存,每个城市还可以容纳最少50万人。

注意,这还是以已经建好尚未卖出的房子来折算的,如果再加上正在建的和已经拿地还未开建的房子,估计现有库存可容纳的人口数量翻番。

要知道,当下咱们全国的狭义库存(即已经建好尚未卖出的房子库存)总量为5.98亿平方米,而广义库存(除了包含建好没卖出的,还包括正在建和那地尚未开建的房子库存)达到惊人的38.47亿平方米。

库存高,地区销售速度也慢

库存高与销量下降有着直接的联系,其风险性销量也直接相关。如果销量好,库存高也不是什么问题。

但是一旦销售不好,卖不出去,库存的压力就会加大,城市房价下行的压力也会跟着相加。

就拿库存排名第一第二的青岛和武汉来看,今年前7个月,青岛和武汉两座城市的新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下跌分别为24%、57%。

而就单从这样的销量下降速度和库存来看,尽管今年央妈三次下降与房贷直接挂钩的5年期LPR利息(今年类似降息35个基点,理论上现在各城市首套房最低利率可以做到4.1%),要实现去库存预期,难度系数还是比较大。

当然了,前面几篇文章咱们也说到过,眼下,影响楼市复苏的不是利率,而是大家没钱了、收入预期降低,和工作长期稳定性风险加大,甚至还包括问题楼盘等等

这些因素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和解决,想要成交量复苏,就很难。

所以这也是为啥今年上半年各种降息、降首付、降税、放宽限购等复苏措施出来以后,对销售量都没有产生多大效果的主要原因。

如今,也有统计数据,房子销售额、销售量还在探底,房价的下跌面积还在扩大。

可这些年,依赖房子的习惯和赚钱心理,想要一下子改变,很难!所以如今各个地儿还在会乐此不疲地出招提振房子。

单从现在来看,只要楼市一天没有复苏,估计奇招、新招还会接连不断间断。

既然看到这,就顺便点个赞吧!

end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,必删除!